首页 >  资讯 >  详情

实时:德州“四个融合”推进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

2023-05-19 11:46:02来源:闪电新闻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5月18日,德州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城乡融合发展专场。德州市发改委及平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德州市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融合、服务融合、设施融合、经济融合,各项任务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构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关资料图)

坚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进城乡要素融合

一是畅通入乡返乡渠道。鼓励支持退休人员、企业技能人员、外出经商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五类人员”入乡返乡创业。“十四五”以来,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4亿元,扶持市场主体1.1万家;发放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7.86亿元,惠及5973名创业者。

二是推进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累计立项小挂钩项目71个,拟形成建设用地指标4681亩,优先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2022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1万亩、闲置土地1465亩,均为历年之最。

三是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2022年统筹安排涉农资金53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重达到6.0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涉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9.3%和31.9%。

坚持全民覆盖、普惠共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

一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农村教育强镇筑基、小规模学校撤并、薄改与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薄改与能力提升行动涉及项目1024个,覆盖12个县(市、区)241所学校,544个项目已竣工。

二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医共体19个,乡镇卫生院“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达标率100%。新建改建中心村卫生室343家,初步形成了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三是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开工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22个,建成城市书房26家,基层文体组织、文体队伍、文体场所建成率100%。

四是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调整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困儿童等九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以县域为整体,统筹规划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98个乡镇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354个行政村编制了村庄规划。

二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和密度均居全省前列,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中心城区、齐河县、宁津县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1180个村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全部完成。累计84.8万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

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建立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管养体系,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坚持动能转换、完善链条,推进城乡经济融合

一是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创建新六产示范县8个、新六产示范主体74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省级4家。国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分别达到15个和18个,省级产业强镇3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50个。7个特色小镇纳入全省清单管理。

二是畅通城乡市场供需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强化县城综合商业服务能力、乡镇区域服务能力、村庄便民服务能力;齐河县获评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临邑县获评省级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开展“快递进村”工程,齐河县、乐陵市、禹城市被授予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2022年,农村网络零售额93.2亿元,占全市网络零售额的58%,增长14.4%。

三是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累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1万人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9万余个、上岗5.4万人。以工代赈工作走在全国东部地区前列,去年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9个,雇佣农村劳动力18048人,发放劳务报酬31200万元。全面推广农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百”提升工程。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

闪电新闻记者 刘向阳  报道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 相关新闻 ]